【评论】油价阴晴不明 海工何以走出低谷
圆筒型FPSO
自升式钻井平台
受供需影响,上周(7月2日-7月6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布伦特原油期货周跌幅近3%。近段时间以来,油价自2016年20余美元/桶上升至今年5月份70多美元/桶,最高曾达到80余美元/桶,给低迷的海工业带来了复苏的“曙光”。但随着市场释放出增产信号、国际形势等影响,油价又走上了跌宕起伏的道路。油价阴晴不明,海工如何落子才能走出低谷?业界人士给出了答案。
原油“抬头” 海上油气开发重新活跃
海工装备市场变化受海上油气开发市场影响,而海上油气开发活跃度是由开发成本和油价两方面所决定,是一个对原油价格高度敏感、市场波动剧烈的市场,且生产周期长,首付较低,产业风险较高的产业。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油价稳步上涨,已攀升至平均73美元/桶左右。虽然前几年海工装备市场多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油价持续上涨,无论是海工市场包括钻井和海上工程承包商在内的主流业者重回市场的步子逐渐迈大,不少海工项目已经开始运作,冰冻多时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重现生机。
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刘二森介绍,以钻井平台新租数量来看,2017年月均数量达到17.8份,较2015年、2016年的9.3份、8.8份而言,翻了一番,2018年的月均新租数量更是增至21.3份,海工装备利用率触底反弹。此外,租金也结束了前几年的单边持续下滑,部分装备租金甚至出现一定上扬,海工装备运营市场呈现触底企稳态势,正逐步进入下一个上行周期。
那么,因升势明显的国际原油价格而重新活跃的海工市场,是否会因此而全面复苏呢?
刘二森表示,当前油价掺杂过多的政治因素,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供需基本面的调整。虽然从2017年年中以来,在OPEC和非OPEC主要产油国协议减产并超额履约、全球经济向好发展、中东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支撑下,国际油价明显上涨,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原油增产和出口对油价的下拉作用始终存在。地缘政治捉摸不定,油价走势以及油价能否站稳相对高位,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国海洋产业发展协会会长胡卫平也指出,这种由于政策协议变化而造成的油价上涨并非好事,甚至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各企业还需谨慎观察、理性分析,做好应对。
供应过剩 海工市场竞争持续激烈
尽管海工装备建造市场的上游市场——运营市场复苏迹象初显,但海工装备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事实不容忽视,严重萎缩的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产能的巨大缺口,行业竞争持续白热化。
当前全球在建或已建成海工装备多为船东在油价骤跌之前投机订造,部分订造者缺乏相应资历,无租约保障,难寻续约,导致船东接船动力不足。此外,由于船东资金链断裂,大批在建海洋工程装备难以实现交付。曾经海工建造市场的成交主力——钻井装备和海工船利用率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据统计,2017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交付率仅为29%,较2016年下滑15%,特别是钻井平台,全年仅有15艘交付,交付率仅为13%,海工船交付率也不足30%,装备交付几近停滞,企业千方百计化库存,更有部分企业直接选择退出海工领域——2017年,继三星重工关停1号干船坞和G1浮船坞,退出海上风电业务后,宏华集团、川崎重工先后退出海工领域。
“虽然生产平台方面需求旺盛,但总体需求有限,海工市场竞争将持续激烈,现在谈海工装备建造市场全面复苏还为时尚早。”刘二森介绍,目前,全球有超过45%的钻井平台仍处于闲置状态,近120座钻井平台仍未完成交付,过剩装备吸收需要一定时日。短期内以钻井平台和海工船为主的海工装备新建需求依然将极为有限,“接单难”依然不可避免。并且建造企业在相关项目中的利润空间极窄,有些企业为拓展业务,不惜零利或负利接单,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大部分企业也依然被“交付难”的问题所羁绊,经营和债务压力居高不下,即使能够实现转售,“割肉”也在所难免。因此,短期内海工建造企业经营仍将面临重重困难,经历“转型”阵痛。
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模式迎接机遇
目前,在油价与开发成本的双重影响下,以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为主的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出现触底反弹迹象,但库存装备难以交付、新订单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海工装备业迅速发展,逐步赶上世界主要海工强国,与韩国、新加坡并列为主要海工建造大国。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在高油价的刺激下,我国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一度出现订单“井喷”现象,海洋工程装备产能得到极大释放。但目前手持订单交付形势也不容乐观,随着部分装备交付,全球海工装备供给量居高不下,而拆解量却依然处在低位水平,不能满足市场产能“出清”要求,供大于求的局面迟迟不能得到改善。
总体来讲,我国海工仍然处于产业链低端,在产业结构、自主研发、总装集成、自主配套、经营风险和商模式创新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海工配套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我国海工难以处于绝对竞争优势地位。
中国海工业该如何落子,实现快速成长?刘二森认为,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和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即由海工装备“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他表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贴合市场发展需求、市场技术发展趋势的新型、前瞻性装备技术积累和研制应用,优化生产管理,逐步增强竞争优势;同时,还需要在总装建造的基础上,加快提升自主配套能力,发展工程咨询、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业,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建造企业要摆脱“造壳”的老路,向更具价值和利润空间的“总包+服务”模式转变。加快发展大型浮式生产平台项目总包能力,牢牢把握油价变化、天然气消费增长、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带来的海工装备发展机遇。
本文采自 中国水运报
全媒记者杨柳整理报道
往期阅读
随时随地看新闻 搜资讯 查数据
了解最新 最权威的
航运评论
手机扫一扫,关注“航运评论”微信号